项目背景
沙富村靠近龙江镇中心,邻近龙江中学、龙江职中,村内青少年、少先队员、大学生群体多。沙富农耕博物馆中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但青少年对村内农耕文化知之甚少,缺乏农耕精神的引领,未参与村内公益和治理。
项目介绍
项目封面图片已获得人物授权使用。本项目是由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和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沙富村妇儿友爱促进会联合开展的公开募捐项目。项目以农耕课堂、亲耕活动、品耕集市推动青年认识农耕,营造新时代青年农耕文化圈。
项目实施目标
直接受益人数:180人
间接受益人数:480人
项目具体做法:项目分三部分,一是“学”耕文化,以农耕课堂的形式开展多类型如故事、手作等活动,促进青年以更加有趣的形式认识农桑文化。二是“亲”耕行动,推动青少年以亲身体验耕种的形式开展如农耕实践体验、环境美化行动等活动,加强青少年对农耕精神文化的实践感悟;三是“品”耕集市,以集市的形式促进更多青年、村民等体验桑活动、品农桑课堂作品等,传播和传承农耕文化,从而增强青年对农耕文化的自信,发扬农耕精神。
项目执行计划
1.筹款阶段:2024年4月-2024年5月。
2.执行阶段:2024年5月-2024年11月,具体执行计划如下所示:
(1)2024年5月-2024年10月,“学”耕文化,联动沙富农耕博物馆、导师、高校等,为辖区青少年开展8节农耕文化课堂,让高校学生及辖区青少年充分感受到农耕手作艺术的魅力。
(2)2024年6月-2024年9月,“亲”耕行动,联动导师和农民,推动高校学生和辖区青少年开展农耕体验或环境美化等行动4场,透过身体力行加强高校学生及青少年对农耕精神文化的实践感悟。
(3)2024年9月-2024年11月,“品”耕集市,计划月份邀请高校学生和辖区青少年结合农耕文化开展集市筹备会议2场,商讨摊位布置、场地设计、人员分工等;在11月开展“品”耕市集大型活动,让沙富村乃至村外居民通过多角度认识农耕文化,感悟农耕精神。
3.信息公开阶段:本项目将每三个月于慈链公益平台进行一次信息公开。
项目预算

关于我们
1.本项目是由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和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沙富村妇儿友爱促进会联合开展的公开募捐项目。
2.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简称:顺德慈善会),成立于1993年,是顺德区内最早成立的、首个获得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并具备税前扣除优惠资格及获社会组织等级评估5A级。顺德慈善会以打造阳光慈善、全民慈善为方向,以医疗帮扶、教育发展、扶贫助困为核心业务,一方面兜底民生保障,另一方面促进社群共融发展,为区内各类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款物资助、服务支持。
3.执行机构介绍: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沙富村妇儿友爱促进会致力于组织、开展和推动本辖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及家庭和谐等工作。从2015年开始,连续10年参加顺德区3861妇儿项目申报工作,共11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4个获评优秀项目。历年项目的开展成功获得社区居民和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
公益事业捐赠专用收据领取说明
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可以为善长开具电子公益捐赠票据并发到邮箱。如您需要获取捐赠票据,可以根据以下流程操作:
1、请关注顺德慈善会微信服务号(微信公众平台搜索“慈善顺德”,微信号:shundecishanhui);
2、点击“更多服务”;
3、点击“捐赠收据”;
4、填写具体开票信息;(a.收据、b.捐赠项目名称、c.捐赠金额、d.票据接收邮箱、e.联系电话、f.发送包含交易单号的【个人捐赠截图】)。
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将在审核无误后,按流程以电子邮件/短信的方式为您发送相关票据。
联系人:0757-22222323,梁小姐。
募得款物用途
项目所筹善款主要为顺德区内青少年开展顺德区青年实践活动,包括青少年思想引领、青年人才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千万工程”、助力“以水兴城”建设、青年人才服务、团属阵地打造、闲置资产活化后的青年阵地营造、青年社团培育、青年骨干培育、创新创业、预防青少年犯罪、“双零”(青少年零受害、零犯罪)社区建设等领域。
剩余财产处理
剩余财产资金汇集至“顺德慈善会·志善顺德-志愿服务发展行动基金”统筹使用或项目执行。
职务
沙富村团总支书记、沙富村妇联副主席、沙富村妇儿友爱促进会秘书长